• 匿名盲审
  • 学术期刊非营利性
  • 全球免费开放获取全文
  • 最新科研成果提供绿色通道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大湾区发展与能源政策

许江风

许江风. 大湾区发展与能源政策[J]. 南方能源建设, 2019, 6(3): 27-2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引用本文: 许江风. 大湾区发展与能源政策[J]. 南方能源建设, 2019, 6(3): 27-2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Great Bay Area Development and Energy Policy[J].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2019, 6(3): 27-2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Citation: Great Bay Area Development and Energy Policy[J].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2019, 6(3): 27-2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大湾区发展与能源政策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CSTR: 32391.14.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许江风(1964-),男,山东阳信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综合规划资深工程师,从事油气田储量计算工作十年、天然气产业链工作十年和战略研究规划计划工作十年(e-mail)xujf2@cnooc.com.cn。

  • 中图分类号: TK01

Great Bay Area Development and Energy Policy

  • 大湾区不论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还是粤港澳大湾区都是海运交通发达、航空设施众多、城市群密集程度高、城市间交通通讯便利、经济竞争力强、人均创造GDP高、高收入人群密集,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龙头。满足大湾区发展、用能需求,并做好环境保护是任何一个大湾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大湾区能源政策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个大湾区都是高楼林立、车流不息、经济发达、充满活力。纽约湾区面积2.15万km2,人口2 340万人,GDP 1.4万亿美元,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产出6 512万美元,人均产出5.98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89.4%,主要产业以金融、房地产、医疗健康等为发展龙头。旧金山湾区面积1.79万km2,人口715万人,GDP 0.8万亿美元,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产出4 469万美元,人均产出11.19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82.8%,主要产业以科技创新、金融、房地产等为发展龙头。东京湾区面积3.68万km2,人口4 347万人,GDP 1.8万亿美元,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产出4 891万美元,人均产出4.14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82.3%,主要产业以金融、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房地产等为发展龙头。粤港澳大湾区面积5.6万km2,人口6 705万人,GDP 1.51万亿美元,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产出2 696万美元,人均产出2.25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59.4%,主要产业以制造业、科技创新金融、房地产等为发展龙头。

    四大湾区分别位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大湾区不仅是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龙头,甚至可以说是全球经济发展龙头。大湾区不断创新并引领区域发展,是名副其实经济发展制高点。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华南区域数省经济发展制高点,也是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大湾区经济发达,产品附加值高,人均收入高,对能源价格承受能力强,是获得境外优质清洁能源优先使用权重要保障,是消纳较高价格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载体。2018年4月,旧金山湾区居民用电价格16.08美分/kWh,商业用电价格14.81美分/kWh,工业用电价格11.03美分/kWh,均价14.44美分/kWh,远高于美国全国平均水平10.23美分/kWh。中国香港和深圳用电价格也高于周边及全国电价。大湾区电价、气价、热价、动力燃料价格虽然高于其所在国的平均价格,但是都没有因为能源价格较高而影响大湾区经济发展,反而倒逼企业家和科技人员不断创新发展,走向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产品附加值更高,产品竞争力更强。

    大湾区能源价格都要走向市场化之路,基本市场规则就是以量定价,用得越少越贵,用得越多越便宜,正如压力和压强的关系,居民用电少且分散,电价形成的压强小,用电价格承受能力就高,对能源价格变化敏感程度小,需求弹性低;而工业用户用电多且集中,电价形成的压强就大,用电价格承受能力就弱,对能源价格变化敏感程度大,需求弹性高。旧金山湾区以量定价形成的用电较少的居民电价高于用电中等水平商业电价,商业电价又高于用电量更大的工业电价,是非常符合市场规律的,大湾区的气价、热价、动力燃料价格也应该遵循以量定价基本市场规则,价格较高者将优先得到供应和保障,利润驱动比保供强制政策更有效。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借鉴其他大湾区和香港能源价格市场化经验,以量定价提高居民用电、用气等能源价格是优先确保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能源供应与安全重要措施。只有粤港澳大湾区形成能源价格制高点,才能获得更充足能源保障,促进经济发展。

    大湾区作为经济发展制高点重要标志就是用较少的能源创造更多财富,单位GDP能耗低。大湾区作为经济制高点标志就是以低碳绿色能源为主体能源,污染严重的煤炭和煤电所占比例极低,并有被彻底清零发展趋势。旧金山湾区超过一半电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气电占电力总装机比例也超过40%,而且25%的用电量由境外提供。东京湾区电力总装机66.85 GW,其中火电44.32 GW,核电12.61 GW,水电9.86 GW,可再生电力50 MW,其中燃气发电所占比例达到46%,煤电的比例只有5%。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目前煤炭和煤电所占比例依旧很高,较低的煤电价格和产业结构,也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单位GDP能耗高于其他大湾区,提高能效利用率发展潜力很大。粤港澳大湾区要陆海统筹在发展本土海洋油气、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生物质垃圾热电、地热等基础上,大力协助境外西南省份消纳各种可再生绿色电力,大力推动用燃气电厂替代燃煤电厂,坚定走低碳绿色能源发展之路,力争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煤炭煤电清零,赶上其他湾区能源清洁化发展步伐,力争成为中国能效与低碳绿色能源利用制高点。

    每一个大湾区都是人群高度密集和拥挤,单位面积消耗能源总量大,而大湾区居民人均收入高,对环境和空气质量拥有更高需求和价格承受能力,因此大湾区能源政策将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大气治理,也就是说在大湾区燃烧污染严重的煤炭石油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和成本。大湾区要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法,环境污染税和碳税要高于其他区域。环保的根本是能源,中国粤港澳大湾区能源政策一定要加大清除煤炭力度,大力压缩燃油消费,靠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依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优势,大力发展电动车、氢能车等绿色动力车替代燃油车,用LNG车替代长途汽车、重型卡车和船舶所用燃油,压缩燃油消费总量。石油化工基地和LNG接收站规划布局“宜大不宜多”,尽可能缩小污染范围,减少对海岸线、港口和管道路由耕地占用总量,降低成本,提高土地和基础设施利用率,粤港大湾区可以明确石油化工和LNG接收站发展战略就是以扩建现有基地为主,并将靠近城市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石油化工和其他重化工项目迁出,将好水好空气留给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呼吸使用。在满足能源需求前提下,优化布局后各种能源基础设施越少,城市安全度越高。粤港澳大湾区更应该对区域内电力、燃气、动力、热力能源体系进行集成规划,确保各种用能方式之间加大互补互调力度,对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帮助极大。

    粤港澳大湾区能源政策制定要坚定走市场化之路,不以补贴新能源车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主,而是以征收环境污染税和碳税为主,提高化石能源燃烧成本,使得新能源车和可再生能源竞争力逐步相对高于化石能源。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低碳绿色发展之路不至于陷入财政补贴深渊,形成能源价格制高点也是值得的和正常的,要建设生态宜居粤港澳大湾区,能源革命和能源政策需要真刀真枪行动才能实现。

  • [1] 周涛, 张豪磊, 姚垚, 刘春梅.  信息技术与先进核电发展趋势 . 南方能源建设, 2025, 11(): 1-6. doi: 10.16516/j.ceec.2024-297
    [2] 张灿, 张明震.  中国新型公路交通能源综合系统发展对策研究 . 南方能源建设, 2024, 11(5): 95-104. doi: 10.16516/j.ceec.2024.5.10
    [3] 吴东奇, 甘俊文, 郭经韬, 余欣梅, 廖毅.  工业化后期广东省能源行业发展的经济贡献测算 . 南方能源建设, 2024, 11(): 1-10. doi: 10.16516/j.ceec.2024-058
    [4] 王志斌, 沈炀, 余羿, 陈坚.  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能源的发展路径、国际合作与未来展望 . 南方能源建设, 2024, 11(3): 1-13. doi: 10.16516/j.ceec.2024.3.01
    [5] 字琼珍, 王昌梅, 吴凯, 杨斌, 尹芳, 张无敌.  “双碳”目标下中国农村能源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 南方能源建设, 2024, 11(6): 69-78. doi: 10.16516/j.ceec.2024.6.07
    [6] 吴东奇, 甘俊文, 余欣梅, 郭经韬, 廖毅.  广东能源与经济发展关系演变的实证分析 . 南方能源建设, 2024, 11(2): 189-197. doi: 10.16516/j.ceec.2024.2.19
    [7] 张丝钰, 张宁, 卢静, 时庆, 代红才.  绿氢示范项目模式分析与发展展望 . 南方能源建设, 2023, 10(3): 89-96.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3.03.009
    [8] 王浩然, 冯天天, 崔茗莉, 钟诚.  碳交易政策下绿氢交易市场与电力市场耦合效应分析 . 南方能源建设, 2023, 10(3): 32-46.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3.03.004
    [9] 庄志翔, 郭剑, 张珏, 鲍自然.  ±500 kV直流线路工程多冰区与结构工程量关系研究 . 南方能源建设, 2022, 9(1): 96-102.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2.01.014
    [10] 张灿, 张明震, 申升, 陈凡.  中国氢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与政策探讨 . 南方能源建设, 2022, 9(4): 11-2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2.04.002
    [11] 刘金平, 滕林, 陈向阳.  区域供冷与蓄冷技术发展动态 . 南方能源建设, 2020, 7(3): 1-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0.03.001
    [12] 张雨, 王德辉, 张栩华.  电网GIS平台低压台区图自动成图技术研究与应用 . 南方能源建设, 2020, 7(S1): 62-67.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0.S1.012
    [13] 潘英.  能源战略下的能源电力发展方向和碳排放问题 . 南方能源建设, 2019, 6(3): 32-39.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6
    [14] 黄晶.  基于大视景仿真技术的无人机巡检培训考试系统研究与实现 . 南方能源建设, 2019, 6(S1): 153-15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S1.029
    [15] 许江风.  中国能源战略发展关键问题思考 . 南方能源建设, 2019, 6(1): 22-2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1.004
    [16] 董博, 戴剑锋, 张玮灵, 郭经韬, 刘正超.  广东能源与电源发展战略研究 . 南方能源建设, 2018, 5(4): 37-4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8.04.005
    [17] 元国凯, 汤东升, 刘晋超, 陈涛, 马兆荣.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灌浆技术应用与发展 . 南方能源建设, 2017, 4(1): 10-17.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7.01.002
    [18] 徐龙博.  大型电力设计院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发展战略思考 . 南方能源建设, 2016, 3(1): 58-62,69.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1.013
    [19] 李喜来, 李永双, 贾江波, 陈海焱.  中国电网技术成就、挑战与发展 . 南方能源建设, 2016, 3(2): 1-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01
    [20] 徐玉明.  中国核电发展的进展与战略 . 南方能源建设, 2015, 2(4): 1-2.
  • 期刊类型引用(3)

    1. 王安国,余鹏翼.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科技管理研究. 2024(04): 175-183 . 百度学术
    2. 张永霞,赵锋,刘斌,徐乔. 融湾视域下云浮氢能源汽车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时代汽车. 2022(12): 113-114 . 百度学术
    3. 郑金健,董美艳. 融湾背景下云浮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能源与节能. 2020(06): 2-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1
  • HTML全文浏览量:  134
  • PDF下载量:  42
  • 被引次数: 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4-17
  • 修回日期:  2019-08-16
  • 刊出日期:  2020-07-11

大湾区发展与能源政策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CSTR: 32391.14.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作者简介:

    许江风(1964-),男,山东阳信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综合规划资深工程师,从事油气田储量计算工作十年、天然气产业链工作十年和战略研究规划计划工作十年(e-mail)xujf2@cnooc.com.cn。

  • 中图分类号: TK01

English Abstract

许江风. 大湾区发展与能源政策[J]. 南方能源建设, 2019, 6(3): 27-2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引用本文: 许江风. 大湾区发展与能源政策[J]. 南方能源建设, 2019, 6(3): 27-2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Great Bay Area Development and Energy Policy[J].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2019, 6(3): 27-2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Citation: Great Bay Area Development and Energy Policy[J].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2019, 6(3): 27-2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 大湾区不论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还是粤港澳大湾区都是海运交通发达、航空设施众多、城市群密集程度高、城市间交通通讯便利、经济竞争力强、人均创造GDP高、高收入人群密集,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龙头。满足大湾区发展、用能需求,并做好环境保护是任何一个大湾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大湾区能源政策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每个大湾区都是高楼林立、车流不息、经济发达、充满活力。纽约湾区面积2.15万km2,人口2 340万人,GDP 1.4万亿美元,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产出6 512万美元,人均产出5.98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89.4%,主要产业以金融、房地产、医疗健康等为发展龙头。旧金山湾区面积1.79万km2,人口715万人,GDP 0.8万亿美元,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产出4 469万美元,人均产出11.19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82.8%,主要产业以科技创新、金融、房地产等为发展龙头。东京湾区面积3.68万km2,人口4 347万人,GDP 1.8万亿美元,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产出4 891万美元,人均产出4.14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82.3%,主要产业以金融、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房地产等为发展龙头。粤港澳大湾区面积5.6万km2,人口6 705万人,GDP 1.51万亿美元,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产出2 696万美元,人均产出2.25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59.4%,主要产业以制造业、科技创新金融、房地产等为发展龙头。

      四大湾区分别位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大湾区不仅是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龙头,甚至可以说是全球经济发展龙头。大湾区不断创新并引领区域发展,是名副其实经济发展制高点。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华南区域数省经济发展制高点,也是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 大湾区经济发达,产品附加值高,人均收入高,对能源价格承受能力强,是获得境外优质清洁能源优先使用权重要保障,是消纳较高价格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载体。2018年4月,旧金山湾区居民用电价格16.08美分/kWh,商业用电价格14.81美分/kWh,工业用电价格11.03美分/kWh,均价14.44美分/kWh,远高于美国全国平均水平10.23美分/kWh。中国香港和深圳用电价格也高于周边及全国电价。大湾区电价、气价、热价、动力燃料价格虽然高于其所在国的平均价格,但是都没有因为能源价格较高而影响大湾区经济发展,反而倒逼企业家和科技人员不断创新发展,走向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产品附加值更高,产品竞争力更强。

      大湾区能源价格都要走向市场化之路,基本市场规则就是以量定价,用得越少越贵,用得越多越便宜,正如压力和压强的关系,居民用电少且分散,电价形成的压强小,用电价格承受能力就高,对能源价格变化敏感程度小,需求弹性低;而工业用户用电多且集中,电价形成的压强就大,用电价格承受能力就弱,对能源价格变化敏感程度大,需求弹性高。旧金山湾区以量定价形成的用电较少的居民电价高于用电中等水平商业电价,商业电价又高于用电量更大的工业电价,是非常符合市场规律的,大湾区的气价、热价、动力燃料价格也应该遵循以量定价基本市场规则,价格较高者将优先得到供应和保障,利润驱动比保供强制政策更有效。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借鉴其他大湾区和香港能源价格市场化经验,以量定价提高居民用电、用气等能源价格是优先确保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能源供应与安全重要措施。只有粤港澳大湾区形成能源价格制高点,才能获得更充足能源保障,促进经济发展。

    • 大湾区作为经济发展制高点重要标志就是用较少的能源创造更多财富,单位GDP能耗低。大湾区作为经济制高点标志就是以低碳绿色能源为主体能源,污染严重的煤炭和煤电所占比例极低,并有被彻底清零发展趋势。旧金山湾区超过一半电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气电占电力总装机比例也超过40%,而且25%的用电量由境外提供。东京湾区电力总装机66.85 GW,其中火电44.32 GW,核电12.61 GW,水电9.86 GW,可再生电力50 MW,其中燃气发电所占比例达到46%,煤电的比例只有5%。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目前煤炭和煤电所占比例依旧很高,较低的煤电价格和产业结构,也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单位GDP能耗高于其他大湾区,提高能效利用率发展潜力很大。粤港澳大湾区要陆海统筹在发展本土海洋油气、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生物质垃圾热电、地热等基础上,大力协助境外西南省份消纳各种可再生绿色电力,大力推动用燃气电厂替代燃煤电厂,坚定走低碳绿色能源发展之路,力争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煤炭煤电清零,赶上其他湾区能源清洁化发展步伐,力争成为中国能效与低碳绿色能源利用制高点。

    • 每一个大湾区都是人群高度密集和拥挤,单位面积消耗能源总量大,而大湾区居民人均收入高,对环境和空气质量拥有更高需求和价格承受能力,因此大湾区能源政策将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大气治理,也就是说在大湾区燃烧污染严重的煤炭石油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和成本。大湾区要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法,环境污染税和碳税要高于其他区域。环保的根本是能源,中国粤港澳大湾区能源政策一定要加大清除煤炭力度,大力压缩燃油消费,靠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依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优势,大力发展电动车、氢能车等绿色动力车替代燃油车,用LNG车替代长途汽车、重型卡车和船舶所用燃油,压缩燃油消费总量。石油化工基地和LNG接收站规划布局“宜大不宜多”,尽可能缩小污染范围,减少对海岸线、港口和管道路由耕地占用总量,降低成本,提高土地和基础设施利用率,粤港大湾区可以明确石油化工和LNG接收站发展战略就是以扩建现有基地为主,并将靠近城市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石油化工和其他重化工项目迁出,将好水好空气留给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呼吸使用。在满足能源需求前提下,优化布局后各种能源基础设施越少,城市安全度越高。粤港澳大湾区更应该对区域内电力、燃气、动力、热力能源体系进行集成规划,确保各种用能方式之间加大互补互调力度,对降低能耗,提高能效帮助极大。

    • 粤港澳大湾区能源政策制定要坚定走市场化之路,不以补贴新能源车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主,而是以征收环境污染税和碳税为主,提高化石能源燃烧成本,使得新能源车和可再生能源竞争力逐步相对高于化石能源。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低碳绿色发展之路不至于陷入财政补贴深渊,形成能源价格制高点也是值得的和正常的,要建设生态宜居粤港澳大湾区,能源革命和能源政策需要真刀真枪行动才能实现。

  •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